市場星報官方網(wǎng)站
全國數(shù)字出版轉(zhuǎn)型示范單位
m.zgstyb.cn
您的位置: 首頁 > 副刊 > 正文

蘿卜賦 

2024-11-26 10:19:45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楊蕊   

腌咸菜、做香菜、曬蘿卜絲的高潮已至,小區(qū)因數(shù)位農(nóng)村老人的“屈居”,晴好日子,便見嵌在樓群間的小公園里曬蔫的白菜與蘿卜絲齊飛。一位正在切蘿卜絲大娘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啊。”蘿卜青菜才是鄉(xiāng)下人真正的歲寒之友,隨兒子進城順便帶了過來。

把蘿卜青菜上升為“歲寒之友”,也就不懂“風花雪月”的鄉(xiāng)下老人才如此“不識抬舉”。不過,依實用主義原則,蘿卜青菜確實比松、梅、竹更有情懷。

花開兩朵,單表蘿卜。蘿卜是我國最古老的蔬菜品種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詩經(jīng)·邶風·谷風》有“采葑采菲,無以下體”的記載,《爾雅·釋草》曰:“菲,笏,又稱蒠菜。”東晉著名訓詁學家郭璞注釋云:“菲草,生下濕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蘿卜又名“菜菔”“土酥”,云貴高原一帶還稱蘿卜為“諸葛菜”,傳說諸葛亮南征時在山中所種,以濟軍糧。

蘿卜之名首次現(xiàn)于宋代。“誰知南岳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密壤深根蒂,風霜已飽經(jīng)。如何純白質(zhì),近蒂染微青。”“茅柴酒與人情好,蘿卜羹和野味長。”大文豪蘇軾及劉子翚、陳著等宋代文人紛紛對它點贊。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對蘿卜更是贊不絕口:“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者。”清代文學家、美食家李漁《閑情偶寄》稱,生蘿卜切絲作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近代著名畫家吳昌頤、張大千、齊白石的“蘿卜”栩栩如生。進詩入畫讓大路貨的蘿卜脫凡入圣,充滿生動性、藝術(shù)性、趣味性。

前人之于蘿卜,無論紅蘿卜、白蘿卜,還是長蘿卜、圓蘿卜;無論脆而甘者,還是堅而辣者,都極為稱道。我小時候就沒分清蘿卜究竟是水果還是蔬菜,因為無論怎么吃都行,生吃、熟吃、作羹、制湯,加糖加醋,加鹽加醬,和面作餡,雜煮魚肉,幾乎無所不能,委實有那么一點蝙蝙的特性,仿佛既非甲又非乙,又好像就是甲是乙。反正覺得它具備海納百川的胸懷。

吃蘿卜對人有益亦無可爭議。但冬天吃“蘿卜”可御寒卻是母親生前所說。“蘿卜青菜保平安”,傳統(tǒng)飲食上的“金科玉律”在未識字前,母親曾不厭其煩地灌輸于我。母親當初不遺余力地傳授這些養(yǎng)生“至理名言”,目的非常明確,那便是往后每餐蘿卜當家,我們不得抗議。幼時,幾乎每年的冬季,我家飯桌上一日三餐都可見蘿卜的身影;蚯宄刺}卜絲,或水煮蘿卜片,或腌制蘿卜條。然而,盡管母親廚藝較高,卻也無法在缺油少肉的歲月里,讓偏愛沾油粘腥的蘿卜等散發(fā)出誘人的芬香。有時,望見屋外的冰凌,母親便“哄”我們:“多吃些蘿卜,上學就不冷了。”肚飽抗寒體驗過,但“蘿卜暖身”是不是母親的“發(fā)明”就不得而知。至今也記不起當年在母親的“監(jiān)督”下是怎樣吞下那些蘿卜的,反正絕沒有食齊白石、豐子愷等大師畫中蘿卜的雅興,故而每次見到蘿卜便“心戚戚焉”……

趙柒斤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
上一篇:詩詞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