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地市 > 淮南 > 淮南房產 > 正文

淮南:開啟不動產登記集成服務新模式

2018-11-27 18:03:18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吳傳賢   

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m.zgstyb.cn)、掌中安徽記者 11月23日,今年70歲、家住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qū)蔡家崗的許大爺和老伴起了個大早,來到位于淮南市高新區(qū)的政務中心辦理房產繼承業(yè)務。老兩口起早還趕了個巧,當天,正值淮南市不動產登記一站式集成服務上線試運行,原本要跑不動產登記、房管、稅務三個窗口的許大爺早早地拿到業(yè)務辦理“1”號等候牌,坐在新的集成服務綜合受理窗口,按照工作人員提示很快辦理完成業(yè)務,全程不到半個小時。

“巧了巧了,今天讓我趕上了,這會子坐車回蔡家崗還能買菜給孫子做飯哩!”許大爺和老伴兒高興地對記者說,兩人年紀大了,聽力不好,腿腳也不好,聽說不動產登記窗口辦事人多,兩人還自帶了干糧準備“打持久戰(zhàn)”,沒想到這么快就辦完,“這個服務是真好!”許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不動產登記一站式集成服務源于全市“一網一門一次”改革行動。2018年8月28日,淮南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動員大會召開。會后,市不動產登記局迅即行動,按照“精簡、便捷、高效、共享”的原則,聚焦“痛點”,瞄準“阻點”,抽調精干力量,科學謀劃,倒排工期,推動落實不動產登記“一窗落實、并行辦理、集成服務”。

“通過優(yōu)化整合業(yè)務流程,進一步精簡辦件材料,將原先分散不同部門的業(yè)務整合在一個窗口內完成,辦事群眾無需多點多門多點跑動,也無需重復提供資料,獲得感實在、可見。”負責全程跟進集成服務的市不動產登記副主任曹多余介紹,新的服務模式致力于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以在房產、稅務、不動產登記等一窗受理為目標,以市大數據共享平臺為依托,通過開發(fā)數據共享交換接口、升級改造自建業(yè)務系統(tǒng)等措施,在受理環(huán)節(jié)實現了交易、稅收和登記信息的自動關聯與實時交換,改變了以往登記窗口由交易、稅收和登記三部門人員分別進行集成,實現了不動產登記相關的交易、稅收和登記業(yè)務的一并申請。

2018年10月31日,由市不動產登記局牽頭,會同市房管、稅務部門正式開展一窗受理試運行工作,并受理首例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業(yè)務。經過半個多月的試運行,業(yè)務流程進一步順暢、優(yōu)化。11月23日,不動產登記一站式集成服務正式上線,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置8個窗口同步受理綜合登記業(yè)務。截至23日中午12時,當日共辦結登記業(yè)務43戶,實現了業(yè)務提速、服務增效。

流程上優(yōu)化一步,群眾就少跑一步;業(yè)務辦理上再精簡一些,群眾辦事就更便捷一些。在打造不動產集成服務同時,淮南市不動產登記局還以創(chuàng)新促精簡,按照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要求,以企業(yè)和群眾辦事“少跑腿”為目標,在登記窗口全面實行“四零”新舉措,“四零”即零投訴、零差錯、零距離、零推諉;積極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材料,減環(huán)節(jié),深入推進“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扎實開展“減證便民”服務,積極做好證明事項清理工作的要求,全面清理煩擾企業(yè)群眾的“奇葩”證明、重復證明等各類無謂證明,堅決取消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的蓋章、審核、備案、確認、告知等手續(xù),對確需保留的證明,要實行清單管理,對外及時公布清單,清單之外不得索要證明材料。截至目前,該局已實現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證。

據悉,下一步該局將依托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實時匯入網上申報、排隊預約、現場排隊叫號、服務評價、事項受理、審批(審查)結果和審批證照等信息,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無縫銜接、全過程留痕,為企業(yè)和群眾辦事線下“只進一扇門”提供有力支撐。

張鵬 陳元 記者 吳傳賢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