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合肥市軌道交通3號線迎來開通運營前又一重大節(jié)點——啟動空載試運行。這意味著3號線離正式開通運營已經越來越近。
記者 祝亮/文 高斌/圖
記者試乘,全程耗時超過80分鐘
當日上午9:22,3號線空載試運行第一趟列車從高架站北端第二站——職教城東站始發(fā),與地鐵1、2號線途中一片漆黑不同,3號線高架段的車窗外,道路、車輛、行人、住宅小區(qū)盡收眼底。在進入隧道前,甚至還有和旁邊馬路上汽車“賽跑”的既視感。經過10多分鐘的行駛,在駛離合肥幼師站后,列車便從地上駛入地下。
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通號處副處長劉龍介紹,此趟列車平均運行速度控制在50公里/小時。中途多個站點,列車有短時?康⑽撮_門。經過32個站點,耗時約82分鐘,于10:44順利抵達終點站幸福壩站。
據(jù)介紹,3號線是目前合肥距離最長、站點最多的地鐵線路,所以當正式運營后,全程耗時可能會超過1個半小時。
3號線空載試運行時間不少于3個月
據(jù)悉,空載試運行即不載客模擬運營,是3號線在開通運營前最后一個重要調試階段,相當于一次“綜合性考試”。根據(jù)相關規(guī)范要求,3號線空載試運行時間不少于3個月,按照低、中、高不同密度進行列車運行,共分為點式ATP模式套跑、CBTC模式套跑、全線仿真跑圖三個階段。其中,全線仿真跑圖階段預計上線列車30列(備2列),行車間隔4分50秒,按預期實際運營情況進行模擬運行。
3號線試運行期間還將穿插開展68項綜合與專項應急演練工作,通過演練強化運營人員的應急處理和設備故障搶修能力。演練內容涵蓋行車組織應急演練;列車故障救援應急演練;供電、通信、信號、軌道、站臺門等設備故障應急演練;車站站臺火災、站廳火災、區(qū)間火災、主要設備房火災等應急演練;突發(fā)大客流應急演練;乘客滯留、乘客意外傷害應急演練;列車相撞和脫軌應急演練等。
待3號線空載試運行達到相關指標,并且圓滿完成68項應急演練后,將組織專家對3號線開通運營條件進行安全評估。
機電設備、車站裝飾裝修實體工程已完成96%
目前,3號線各項工程建設正處在攻堅收尾階段,已順利完成全線“洞通”“軌通”“電通”,機電設備、車站裝飾裝修實體工程已完成96%。
下一步,合肥市軌道集團將帶領各參建單位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加快推進3號線剩余工程建設工作,力爭早日順利實現(xiàn)3號線今年年底開通運營總體目標。同時,通過空載試運行實現(xiàn)3號線設備與設備、人員與設備、人員與人員之間充分磨合,協(xié)調運轉,并鍛造出一批技術精、作風硬的技能職工隊伍,進一步提高運營服務品質,樹立公共服務行業(yè)新標桿。
按照計劃,3號線將于今年年底前開通運營,運營初期共有45列地鐵列車投入使用。
短期內,3號線將是合肥唯一“地上跑”的地鐵
3號線起于幸福壩站,止于相城路站,線路全長37.2公里,高架線路長4.23公里,全線設車站33座,其中有4座高架站,分別為幼兒師范學校站、職教城站、職教城東站、相城路站。
這也是目前合肥在建的3、4、5號線和1號線三期工程中,僅有的高架站。
選擇“高架”方式,主要是因為3號線高架段所在的新站高新區(qū)區(qū)域主要為職教基地與高職校區(qū),沿線以上班、居住、上學出行為主,有能源技術學院、職教基地、鐵路技術工程學校等客流集散點。專業(yè)人士表示,從規(guī)劃上考慮,高架線路更適合這塊區(qū)域,也可以減輕對地面環(huán)境的影響。
3號線列車還采用了許多智能化技術
3號線列車主打綠色調,車廂外部綠色線條采用更加環(huán)保的水性油漆。列車沿用4動2拖6編組型式,車體為國內先進的B型“鼓型車”,每列車最多載客2054人,采用鋁合金全焊接結構,最高運行時速為80公里/小時,平均運行速度將不低于37公里/小時。
與1、2號線相比,3號線列車司機室前端增設了緊急疏散門,以便發(fā)生緊急情況時,乘客能快速疏散。車內照明系統(tǒng)全部采用國內先進的LED光源,使用壽命長,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車門上方設置有37寸彩色LCD動態(tài)地圖顯示屏,比1、2號線列車內的28寸設備更加醒目,可隨時為乘客提供車輛的線路、換乘和站點信息,相比其他城市使用的點陣式LED動態(tài)地圖,更加美觀,更具現(xiàn)代感。
此外,3號線列車還采用了許多智能化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控車自動化水平及車輛總體技術性能。如列車上的乘客信息系統(tǒng)和信號系統(tǒng)采用最新無線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提升無線網(wǎng)絡的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和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列車采用車載弓網(wǎng)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增強牽引供電運動工況的監(jiān)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