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新貌(劉玉才攝)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9月5日,“網聚美好安徽見證五大發(fā)展”北線采訪團一行來到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在這里,記者們近距離見證了小崗村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承紅色基因
1978年11月24日晚,小崗村西頭嚴立華家低矮殘破的茅屋里擠滿了18位農民。今天,這里同樣擠滿了人,他們是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
進門右手邊有一個低矮的門洞,室內床、板凳和煤油燈、印泥等物品,幾乎還原當年大包干誕生時的場景。
大包干紀念館(劉玉才攝)
在小崗村友誼大道的另一頭,也是來到這里必去的地方——大包干紀念館。紀念館通過文字、圖片、音像、實物等多種方式,再現(xiàn)了當年大包干從醞釀到發(fā)生、發(fā)展的歷史過程。
除了茅草屋、大包干紀念館,小崗村還依托當地紅色旅游資源打造了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等紅色旅游矩陣。三年來,小崗村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42.51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2.7億余元。
做好綠色文章
開溝、引水、整地、施肥,歷時四月,北大荒人在小崗村的一片土地上開辟出515畝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區(qū)。就在一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地勢高低不平,遍地都是黃棕土和沙壤土,莊稼都種不了,更別提水稻了,連小崗村人都不看好。
北大荒人在小崗村的一片土地上開辟出515畝現(xiàn)代農業(yè)示范區(qū)
針對現(xiàn)狀,北大荒集團特派小崗村的七星農場科技人員“對癥下藥”,缽體毯狀秧盤育秧、暗化疊盤育秧、寬窄行插秧、基蘗同施側深施肥等十多項北大荒生產技術被運用在了這片示范地。
如今,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負責人李維東喜笑顏開:“我們每天還將水稻長勢和病蟲害監(jiān)測情況和氣象實時信息及時反饋到七星農業(yè)信息中心,由專家遠程系統(tǒng)制定防控措施,讓這里的農業(yè)生產智能化、過程可追溯。”
做強產業(yè)文章
松軟的華夫餅,香甜的純蛋糕………來到安徽省小崗村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記者才知道,大眾所熟知的多款“盼盼”網紅食品就產自小崗。
據安徽省小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廠長王灼介紹,安徽省小崗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是由國家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福建省盼盼食品集團投資興建的第16家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占地面積280畝,該項目于2017年4月25日開工建設,2018年12月18日正式投產,包括現(xiàn)代化生產車間、產品檢測檢驗和研發(fā)中心及相關現(xiàn)代化配套服務設施,建筑總面積近20萬平方米。
小崗村產的盼盼食品
“今年底,我們還將引進意大利進口生產線,預計明年五月就可以生產薯片了。”王灼說,未來用工人數達1500人,實現(xiàn)利稅超億元。
現(xiàn)在的小崗村已是一副現(xiàn)代化新農村模樣,路邊整齊劃一的二層小洋房,校園里奔跑嬉戲打鬧的孩子,田間綠油油的小麥,“敢為人先”的小崗人正迎來一片新天地。(記者 史睿雯 汪喬 袁江凱 陳群)
整齊劃一的小崗村村民新居(劉玉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