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安徽 > 正文

義務教學30余載 9旬老兵的紅色革命路

2020-01-19 19:14:31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江亞萍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位于滁州市定遠縣西側的朱灣鎮(zhèn),是個飽經戰(zhàn)火的革命老區(qū)。作為抗日民主縣政府、區(qū)政府海清區(qū)的駐地,紅色是朱家灣的底色。全區(qū)先后輸送千余名兒女參戰(zhàn),共有近百位烈士為國捐軀。

生于紅色熱土的嚴明友,在戰(zhàn)爭時期投身革命10余載,在和平時期教書育人30多年,退休后,義務教學30多個春秋。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離崗不離黨,是這位9旬老人的生動寫照。

放棄:“革命工作就應該不怕苦,不怕累”

1929年12月1日,嚴明友出生在朱家灣。彼時的嚴明友還叫黃家元,嚴明友是13歲參加新四軍,為避免牽連家人而改名的。

在部隊期間,嚴明友先后任政工隊隊員,青年隊文化教員和警衛(wèi)連文化教員等職務。后來,因為年齡小的緣故,嚴明友又經歷了精簡兵員,回家讀書,畢業(yè)后再參軍。

1952年,嚴明友從部隊轉業(yè)到盱眙縣文教科當會計,但沒多久,嚴明友主動向領導提出要到條件艱苦的學校去教書

“機關工作太安逸了,相比于會計,到別人不愿意去的鄉(xiāng)村學校當老師,去培養(yǎng)革命接班人,作用可能更大。”回憶起當初放棄機關工作的原因,嚴明友坦言,“革命工作就應該不怕苦,不怕累,去鄉(xiāng)村教學根本不算什么。”

正是憑借著這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嚴明友從盱眙縣老子山小學任教開始,到朱灣初中退休,在鄉(xiāng)村學校的三尺講臺上,一站就是30多年。

1990年,嚴明友退休。當時,有許多知情人都為他鳴不平,認為他在建國前兩度參軍,按道理應該享受離休待遇,但是,嚴明友既沒有向上級伸手,也沒有找組織談。

“想想那些革命犧牲的同志,他們有的都有家庭了,但為了革命他們還是往前沖。”嚴明友坦言,“他們都沒有享受到新中國的新福生活,我跟他們比起來幸運多了,再說,我一個人,退休工資夠用了,更不應該向組織上伸手要待遇,要福利了。”

堅守:風雨三十載義務教學路

出人意料的是,從教師崗位退下來的嚴明友,不僅沒有閑下來,反而比平時工作更忙了。

嚴明友開始義務教學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新四軍軍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嚴明友在朱灣小學的辦公桌柜子里,放滿了一摞摞的寫有字的宣紙。這些用毛筆楷書而成的歌詞曲譜,就是嚴明友上課用的板書。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我希望通過講臺,讓孩子不要忘記革命傳統(tǒng)精神,做好革命接班人。” 嚴明友告訴記者。

在此之前,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藝術素養(yǎng),更好地勝任音樂老師。78歲的嚴明友還自費參加中央音樂學院樂器培訓班。

如今,年過九旬的嚴明友依舊奔波在義務教學一線。朱灣小學的校長黃祎介紹,嚴明友除了在朱灣小學一周上12節(jié)音樂課外,在其他學校也有任教。

除了在朱灣的幾個農村小學代課外,馬崗小學、汪劉小學、宋崗小學……都有嚴明友義務教學的身影。·不要任何報酬,身背挎包,一路步行到學校,近的5里,遠的11里。退休至今,嚴明友在義務教學路上,一走又是30多年。

“我也是嚴老師的學生,嚴老師光義務教學就是30多年,我們更應該為家鄉(xiāng)孩子們的教育做些什么。”復興小學校長楊開武告訴記者,自己回鄉(xiāng)建校很大程度就是受嚴老師的影響,在自己的影響下,師范畢業(yè)的兒子、女兒和女婿也紛紛放棄了在大城市就業(yè)的機會,選擇留下支援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

奉獻:“他總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無私,是記者走訪嚴明友時,除了義務教學之外,聽到最多的關鍵詞。

如今是鎮(zhèn)干部的宋運動還記得,80年代,家里條件差,夏天沒衣服穿,只能穿著件滿是補丁的棉外套,嚴老師看到后,二話不說送給自己一件卡其布的襯衫。

朱灣小學音樂老師馬麗娜發(fā)現(xiàn),來學校后,每年的六一,嚴老師都會準備禮物,全校每位師生都有。

不少村民還記得:早年間,每逢節(jié)假日,嚴老師還會去生產隊參加義務勞動,幫助干農活。“不管是挑肥上田、鋤草、割麥子,還是栽秧、割稻、插山芋苗、砍高粱,遇到什么農活就干什么,也不要任何報酬。” 嚴明友的學生、愛迪滾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祖福回憶。

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嚴明友捐款500元;2008汶川地震,嚴明友捐款500元;2010年,得知學校缺少樂器,給方家花園小學和西卅店中學等貧困學校贈送7臺電子琴;2011年牽頭修建揭牌的東圩烈士陵園,嚴明友捐款2000元;2020年省書記李錦斌看望慰問的2000元,嚴明友全部捐出,另外自己再拿出500元,捐給朱灣小學1000元,捐給朱灣初中1500元……大家了解的還有玉樹地震捐款和復興小學學習用品捐贈等。

“他不是一天這樣,是從小就是個熱心腸的人,總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在大姐黃家珍眼里,嚴明友每次做完好事從不告訴別人,就算偶爾知道了也不許家人到處講。

清貧:“工作向上比,生活向下比”

穿過狹長的走廊,來到定遠縣南大街12號。這所看起來有些破敗的房子,就是嚴明友的住處。

大約20多平的房間,既是客廳,又是書房,也是臥室。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柜子,外加一架電子琴和空調,是屋里僅有的大件。不太厚的被子,依舊被疊成豆腐塊狀。

一碗面條、一盤青菜,常常就是他的一日三餐;一身軍裝、一雙布鞋,就是他的常年衣著。在大姐黃家珍眼里,盡管從部隊轉業(yè)了,弟弟依舊保持著在部隊的生活習慣,生活節(jié)儉,常年穿著一身新四軍時期的灰制服。

朱灣小學校長楊開武還記得,在義務教學的前十幾年,嚴明友都是背著書包徒步往返,雨雪天就打著大黃傘、穿著膠鞋,從來沒有因為個人原因耽擱孩子們的音樂課。義務教學時,中午在教室休息,嚴明友的午餐往往就是幾個饅頭、喝點白開水,從不麻煩學校,更不用學校為他準備的飯卡。

“工作要向上比,生活要向下比,要有革命樂觀精神。”在嚴明友看來,自己一個人只要能吃飽,能地方睡,就已經比犧牲的革命同志幸運太多了。

1月中旬,義務教學的學校陸續(xù)放寒假了,嚴明友再次回到了南大街12號。一旁的墻上,還貼著毛筆寫的大字對聯(lián)——“圣賢非寂寞,名利是煙云”。記者 吳善良/文 張倩瑩/圖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

欄目新聞
2021-04-21 11:29:04 熱解讀|大國應該是什么樣子?習近平主
熱解讀|大國應該是什么樣子?習近平主席告訴你
大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對世界、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貢獻。[詳細]
2021-04-21 11:27:39 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習
讓青春在不懈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激勵廣大青年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19日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發(fā)熱烈反響。[詳細]
2021-04-21 09:52:04 五一假期機票預訂火熱
五一假期機票預訂火熱
“五一”假期點燃了旅客們的出行熱情,國內旅游市場快速升溫,“補償式”出游使得機票預訂火熱。[詳細]
2021-04-21 09:48:54 安徽賽艇 全國冠軍賽收獲兩冠
安徽賽艇 全國冠軍賽收獲兩冠
安徽選手發(fā)揮出色,獲得2枚金牌。[詳細]
2021-04-20 17:01:05 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南艷分;娱_展古
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南艷分;娱_展古詩誦讀活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了傳承經典,以詩文浸潤童心,合肥市建平實驗小學南艷分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從課后...[詳細]
2021-04-20 16:37:08 “童心向黨生,非遺始傳承” 合肥
“童心向黨生,非遺始傳承”   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于4月15日下午在...[詳細]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