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報訊 5月19日,經(jīng)過將近6小時的采集,37歲的周殿影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未來一名90后患者將擁有周殿影“造干”產(chǎn)生的健康血液,向著新生活重新出發(fā)!周殿影也成為合肥市第59例、安徽省第230例造干捐獻者。
周殿影家住肥西縣上派鎮(zhèn)衛(wèi)星社區(qū),平時和老公一起經(jīng)營超市,同時照顧上高中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小時候家庭困難,周殿影接受過老師及社會各界的幫助,長大后一直想著回報。2007年7月,周殿影第一次參加無償獻血,也就在那時,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想著希望有機會能夠回饋社會。后來,周殿影堅持經(jīng)常無償獻血。
今年2月28日,她接到合肥市紅十字會的電話,3月8日檢查和患者配型成功。在朋友和紅會人員的幫助下,她對造血干細胞捐獻有了更詳細的了解。但就在確定捐獻日期時,老公公因為胃癌住院,婆婆身體不好,愛人又要照顧公公、又要看店,非常辛苦!袄瞎婚_始不支持,住院后態(tài)度轉(zhuǎn)變了,支持我了;孩子爸爸也一直不太支持,不過我能理解他,他心理壓力比較大,擔心我的身體,因為家里有病人,不希望我的身體再有點什么意外!奔幢闳绱,周殿影還是堅定著最初的想法。
因為家里沒人照顧孩子,住進中國科大附一院做捐獻前準備時,周殿影是帶著女兒一起去的,“我告訴她是來打預(yù)防針的,女兒很乖,就在這里陪著我住院一周。這些天,兒子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他一直很支持我!
造血干細胞采集過程中,老公沒能及時趕來醫(yī)院陪她,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在旁邊幫忙照看孩子,整個采集過程持續(xù)近6個小時,雖然疲憊,但周殿影還是微笑著面對。最終,成功采集造血干細胞混懸液282毫升,立刻被送往北京。
張妍 記者 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