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會種菜,種的菜還特別好看。娘說,品相周正的菜才好吃。從我記事開始,娘就種菜,一年四季,餐桌上少不了娘種的菜。在缺吃少喝的年代,娘的菜園子讓家里的日子變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小的時候,娘的菜園像個花園。春天,豌豆套種在玉米下面,豌豆開出紫色的花,探頭探腦,像個淘氣的孩子;夏天紅色的西紅柿和白色的茄子綴滿枝丫,色彩繽紛。不遠處,豇豆和黃瓜爬上了架,藤蔓飄飄,在風(fēng)中婀娜多姿。姹紫嫣紅的蔬菜有時還引來小鳥,它們快活地捉蟲子,菜園也成了鳥的樂園。娘種的菜,我最喜歡芫荽和菠菜。它們像養(yǎng)在深閨中的姑娘,羞澀靦腆。芫荽,擠在菜園一角,肥嘟嘟的,嫩生生的;菠菜,墨綠色的葉子,粉紅色的心,匍匐地面,不招搖。它們沒有蘿卜菜那樣高,也沒有白菜那樣大。它們深情依戀著土地,就像一柄柄小傘倒放在地上,充分享受著陽光雨露,顯得特別健壯脆嫩?粗飶牟藞@帶回來的一籃子新鮮芫荽和菠菜,我騎在牛背上就有了勁頭,因為中午的飯桌上有了奔頭。
在我們姊妹們上學(xué)的年代,冬天,特別是過節(jié),我們一家人圍坐著煤球爐子吃飯,豆腐鍋“咕嘟”“咕嘟”叫著,娘把芫荽和菠菜溜在鍋邊,它們翠生生地臥著,“清清白白”的組合,看著就養(yǎng)眼,口舌生津。接著,娘再澆上蒸腌鵝的油湯,叫“上光”。上了光,一鍋的菜肴立馬生動起來。我們提著筷子,瞄著鍋里,靜待花開。只要鍋中間一開花,我們就立馬下筷。芫荽和菠菜那香香甜甜、脆脆爽爽的美味,讓我們齒頰留香,回味悠長。菜園里收獲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經(jīng)娘的妙手一搭配就活色生香。
艱苦的年代,娘開荒種菜,窮則思變。
瓜菜半年糧。當年,物質(zhì)匱乏,經(jīng)濟困難,父親常年奔波在外,顧不上家。農(nóng)村婦女的娘,帶著五個嗷嗷待哺的半大孩子,菜園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來源。生產(chǎn)隊的荒地可以開荒種菜,但都被壯勞力開墾完了。娘為了擴大菜園,在村旁廢棄的公路上動起了腦筋。這里的路是鵝卵石和沙鋪成的馬路,結(jié)實堅硬,難以開墾。首先要弄走鋪路的砂石,然后再用新的泥土壘成菜畦,最后施以足夠的農(nóng)家肥才能把它養(yǎng)成菜園子。娘白天在生產(chǎn)隊干活,中午和晚上擠出時間來翻弄沙石,我放學(xué)也幫娘干活,硬生生在舊公路上捯飭出了一片園地。
娘這種開荒的能力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新農(nóng)村規(guī)劃后,村子后面有一塊荒地,80多歲的娘用鐵鍬每天挖一塊,憑著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挖出三升地。這幾年,娘在這塊地里種過黃豆、棉花、油菜、芝麻。老家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去了,撂荒的地多了起來。娘看著這些荒地坐不住了,這里種幾凼南瓜,那里栽幾棵扁豆,門口的破盆爛罐都栽上了蔥蒜。不久,我回老家,娘領(lǐng)我看看她那幾塊寶貝菜園子,指著那塊最大的“三升地”認真地說,這塊園子是我一鍬一鍬挖出來的,不能丟了。我老了之后,傳給你,你退休了,回來繼續(xù)種。我笑笑,答應(yīng)了娘,盡管我不可能回來種菜,但面對娘“傳男不傳女”的拳拳之心,我能說什么呢?對于娘這一代從土里刨食的農(nóng)民來說,土地就是最金貴的東西!
每次回家,娘總要展示它的勞動成果,墻角碼著一排南瓜,桌肚臥著兩個冬瓜,尼龍袋里裝著黃豆、綠豆、紅豆、青豆,小布袋里還藏有野黑豆,花色品種令我驚訝。還神秘兮兮跟我說,伢子,黑豆子留給你帶回去,莊子上人說,野生黑豆子補身體。每次從老家回來,臨走時,娘就像變戲法一樣,拿出了許多瓜豆蔬菜,一定要我?guī)稀N抑,帶了娘的東西她才高興,她有成就感。最近一次回家,聽娘抱怨:今年雨下多了,不興莊稼,我種的南瓜沒有收成。她把收藏的兩個南瓜,挑了個大的讓我?guī)。每次回老家,馱著娘送的瓜豆蔬菜,聽著娘的殷殷囑咐,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滿滿的幸福感漫過全身。
能一直吃上娘種的菜,是我的福分;想一輩子吃上娘種的菜肯定是奢望。最近兩年我有一種隱憂,一旦娘哪天駕鶴西去,故園頹敗,菜地荒蕪,我再踏故地,情何以堪?
合肥 孫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