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2到2021,從山東到安徽,從臨沂到佛子嶺,從禮儀之鄉(xiāng)到魚米之鄉(xiāng)……六十九年間,烏黑秀發(fā)是她,雪滿白頭也是她;靡顏膩理是她,皺眉蹙額也是她;健步如飛是她,步履蹣跚更是她……陪伴與堅守是她的代名詞,或許她的身份并不出眾也無法定義,但令人動容的是她對佛子嶺的情意和無言的愛。
“來這七十年了,一直沒后悔過,”初見郭蘭美時,她正坐在樹蔭下乘涼,滿頭的白發(fā)被一圈精美的發(fā)箍別在耳后,整個人顯得干凈利落。她的臉上雖已滿是皺紋,但卻依舊擋不住她的和藹與慈愛,眼里像是藏了漫天星辰,溫柔的就像是遇見北島的“玻璃晴朗,橘子輝煌”。海子的“太陽強烈,水波溫柔”……
“啥也能干,苦日子吹不散心里甜”
面對洪澇災害的侵襲,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毛澤東主席的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此后一批批異鄉(xiāng)兒女奔赴治淮前線,只為黨和人民的期盼。佛子嶺水庫坐落在六安市霍山縣的佛子嶺鎮(zhèn),1952年開建,于1954年修建完畢,至今一直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工業(yè)化建設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歷史風韻被現(xiàn)代文明的機器質感逐漸消解,但承載了歷史信仰的大壩,仍然矗立淠河之上,講述著那批建壩人的故事。
“我的丈夫啊,是華東野戰(zhàn)軍軍醫(yī),也是黨員呢,當年啊,我們聽從黨的指令,從臨沂舉家搬遷,來到了佛子嶺,為把淮河修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談起過去支援建壩的日子,郭蘭美臉上滿是驕傲。1952年,經(jīng)過了三天的長途跋涉,郭蘭美跟隨丈夫李玉山來到霍山縣,準備大壩的建筑工作,他們也沒想到,在這一待就是七十年。在這里,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醫(yī)治傷員,為修建大壩做好保障工作。當他們雙腳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李玉山夫婦與佛子嶺的故事便拉開了帷幕。
郭蘭美今年已經(jīng)96歲高齡了,但令人欣慰的是她的身體狀況和記憶力都很不錯。坐在板凳上手剝著毛豆,郭蘭美得意地說道:“我啊是這里的老大,別人九十歲只能躺在床上,我還能出去走走,干些日常活呢!”當談及當年修建大壩的情景,她表示自己還能清楚記得。“那個時候呀,大壩才開工不久,淠河的河床還未完全清理干凈,下面的沙子才剛被拉走。還有修大壩的工人多的很呀,都穿著草編的小蓑衣,遠遠望去就跟螞蟻一樣。”也許是這般壯觀的景象,也于無形之中在郭蘭美心中埋下了堅守的種子。
“我老伴以前老說醫(yī)者仁心,當時在大壩上有砸傷曬傷的,都往我們那里送,我也從他那里學了幾手,”丈夫看病救人,郭蘭美就跟著他打下手,在她的心中,一棵為人仁德的種子也在茁壯生長著。“建大壩的時候苦啊,幾萬個人都風吹日曬,吃的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但感到光榮啊,再苦都不怕”,對于匱乏的物質條件,郭蘭美始終不曾抱怨過,“有人民的期盼,有國家的號召,有我愛的人在身邊,心里總是甜的”,郭蘭美顫顫一笑,卻道是人生的跨度。
“望著大壩,我有一種自豪的堅強”
“剛來這兒的時候啊,就覺得有種親切感,更別說待了這么多年了,更是離不開這兒啦。”一段蘊喻文化內(nèi)涵的歷史往往要為一定的物質載體所支撐,每當郭蘭美看到大壩,都能想起那段艱苦歲月,不僅僅是那段時光里的建壩人守壩人,更是萬余人共同創(chuàng)造的頑強不屈,堅持不懈的佛子嶺精神。每當同別人提起佛子嶺時,郭蘭美神情中總是不經(jīng)意間透露出自豪的姿態(tài),即便她并不是親力修壩的一員,但對于她來說,這座大壩就如自己的孩子一般。郭蘭美見證了它從孕育到誕生,從幼兒到成年,從未缺席。
郭蘭美她們在大壩的岸堤對面蓋起了自己的房子,后在子女的經(jīng)營下后也成了一家小型的農(nóng)家樂。“不后悔啊,也沒有感覺苦,剛過來的時候就蠻喜歡這里的,這里空氣好,環(huán)境好,政府也好,給我們的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自嘲文化程度不高的郭蘭美從來沒有埋怨過,27歲的她沒有,96歲的她更沒有。三十多年未曾歸鄉(xiāng)的她也想過回家看看,但守在大壩旁邊仿佛成了她的責任與義務,對于她來說,在這里住一天,便安心一天。
幾十年的守壩生活,郭蘭美從書生意氣的青春時代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大壩的歷史她如數(shù)家珍,建壩修壩的人她也能叫得出名字。“沒事做的時候,喜歡去壩上走走”,郭蘭美喜歡去看大壩上的風光,也愛仰頭觀察壩垛的面型構造,用她的話來說,總是要更了解一步,像自己的娃娃一樣牢牢刻在骨子里。
從風華正茂到歲月斑駁,郭蘭美不多不少,用了近七十年的時間守望著這座巍峨的水利工程,她見證著大壩的輝煌往昔與靜好今朝,她從沒有后悔過遠走家鄉(xiāng),奔赴治淮戰(zhàn)場,在她看來,艱苦奮斗的佛子嶺精神只會歷久彌堅,她的故事也提醒著人們有這樣一群人,懷著對國家與民族的熱愛來到“前線戰(zhàn)場”,并用一生的時間去守護踐行自我的價值,牢記歷史使命,不忘忠誠初心。
愛人,愛家,愛國,愛以獨特的材質生出萬千種模樣。熱播電視劇《山海情》在它富有表現(xiàn)力的鏡頭語言中講述了一群平凡人在國家的號召下,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在非常時期的大背景下,平凡人的愛有了跨越山河、超越生死的力量,一歲歲的守望都攜著對國家的誠心,對郭蘭美來說,她見證的是佛子嶺從“洪澇侵害”到“風調雨順”,她愛的是這片深沉的土地,她活的是扎實和熱烈的歡愉。
無悔堅守七十載,初心依舊鬢絲生。即使郭蘭美沒有具象化的崇高榮譽,但她依舊在用自己的微光去照亮佛子嶺這片天空。或許是因為佛子嶺已經(jīng)成為了她的精神寄托,又或者她知道,佛子嶺是光,是火,是蕓蕓眾生的凝聚。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和煦的陽光透過稠密的樹葉滴在大地上,佛子嶺又迎來了新的一天。郭蘭美依舊坐在樹蔭下,朝著水庫的方向望去,安靜而祥和。(文/李婉馨 趙藝凡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