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旅 > 正文

繼承中國傳統(tǒng)音樂 傳播優(yōu)秀中華文化

2021-02-22 09:13:48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田雙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文藝出版社歷經三年精心打造的《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研究》項目,于2020年5月正式付梓,該項目是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重點課題《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形態(tài)研究》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入選了國家“十三五”出版規(guī)劃項目。

叢書的出版激起了音樂學界熱烈的討論,戴嘉枋、劉康華、劉永福、項陽等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紛紛為其撰寫專業(yè)學術評論,核心期刊《音樂研究》在2020年3月刊設立了相關專欄,對叢書的學術內容和學術思想進行了專業(yè)討論。

《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研究》從音樂的結構、形態(tài)、特征等方面,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再次進行了整體性的系統(tǒng)研究,在學科上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延伸性,并對構建中國音樂理論體系具有指導作用。叢書涉及戲曲、民歌、民族器樂、民間說唱四個方面,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在國內音樂界尚屬首次,大部分曲譜是由總編撰和分冊作者長期采風積累所得,部分內容也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的研究和出版屬于搶救性保護,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研究意義,叢書的曲譜內容和音頻資料相當珍貴,更注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在未出版前已經多次召開專業(yè)學術會議,得到了學界專家的一致認可,在會議中各位專家對項目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并提出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項目得到進一步完善。

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和立體化向讀者呈現《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研究》的內容,安徽文藝出版社此次借助了科技和融媒體的力量,在采風原始材料不清晰、雜音多的情況下,先用技術手段對采風片段重新進行數字化編輯,后又通過二維碼掃描手段將重新編輯的數字化片段植入紙質圖書,方便讀者在閱讀時隨時聆聽示范片段,同時結合樂譜實例和學術定義,對“中國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有了清晰明確的了解。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音樂學界才逐漸注意到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多聲”現象,直到細分學科中民族音樂的提出,才讓學術界開始對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進行了社會、歷史、人文、中西文化比較等方面的深層的思考,甚至有專家在研究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范本后提出了“中國音樂中的多聲思維與多聲技法,一點兒也不比西方的遜色”。不得不說中國的多聲音樂有著形成的特殊性,并不像西方音樂那樣對單音與和聲進行了清楚的界定。很多時候是在音樂傳唱過程中,人民自發(fā)性地對旋律進行了不同發(fā)音體的補充,如果人聲過于單調,老百姓就加上鑼、鼓、笛等樂器;如果一個樂器過于孤單,老百姓就用不同音質的人聲對旋律加以補充,變成了一個簡單的旋律可以由不同人數的男女老少,用疊音、合音等手法加花改編旋律。

這些自發(fā)性的對傳統(tǒng)音樂用“合”的手法改編的概念是中國文化獨有的,也是中國老百姓心中的“和”,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多聲是在中國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這些多聲音樂體現了中華民族從古到今一直追求和追尋的“和”的理念,人與人“和”,人與天“和”,人與環(huán)境“和”,現在我們更希望中國與世界“和”,這些理念通過我們的血脈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成怡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