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旅 > 正文

歷史之間的對話

2021-07-06 10:38:26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者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授權的媒體、網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我從快遞小哥手中拿到《火種》,一下子為書籍裝幀之美所吸引。我最初的感覺是宏大的,就如同站在歷史現場,感同身受地還原當年的場景;同時,也深刻揭示了在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能夠自覺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了一條真正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引領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光輝道路。書名采用毛澤東手書體,就如同透過藍天紅日,你會感受到燎原之勢革命“火種”的力量。

這部洋洋40萬字的新著,作者傾其全力抓住了溯源黨史、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再現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它縱向百年,以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為軸心,橫向囊括了張之洞的君主立憲、五大臣出洋考察立憲、廢科舉辦新學、小站練兵等新政。于是,就有了刺客與暗殺,連續(xù)的戰(zhàn)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國家和民族危機日益深重,這一切使愛國人士極為焦慮和悲憤。革命黨人紛紛奮起,他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徹底推翻清王朝,才能救中國。然而,由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內部紛爭不斷,齟齬和內斗消耗了革命斗志,加之反革命“排滿”、主張立憲;实攘,嚴重誤導了人們的思想,終使共和夢碎,革命成果旁落。

中國究竟向何處去?愛國的志士仁人又開始了新的道路探索和尋找,這給新思想、新文化的產生提供了一個有限的寬松環(huán)境。于是就有了一批新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其中,以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出版,預示一個新文化時代的來臨。陳獨秀以文會友,結識了包括黨的奠基人之一李大釗在內的一大批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陳獨秀認為,中國革命必須“從思想革命開始”,首先“要革中國人思想的命”。

《新青年》展開的反封建斗爭,引起廣大青年的共鳴,也成為反封建的斗士,人們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國家與民族的命運,他們認為,要改變中國的黑暗、落后的面貌,必須有一條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思想,就是“主義”。于是,就有了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這篇專著在《新青年》發(fā)表,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一個標志,并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受李大釗、陳獨秀等影響,毛澤東在《湘江評論》發(fā)表最著名的《民眾的大聯(lián)合》,充分表達了他的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提出了馬克思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兩條道路,鼓勵廣大窮苦民眾也行動起來,掀起一場人民的革命,這篇文章顯示了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魄力”。 受到革命先驅者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的影響,毛澤東終于表達了他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在“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最后選擇。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帶領工農大眾發(fā)動武裝斗爭,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事實證明,以北大為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高的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初讀《火種》,有些許急躁,自然的,便覺得文字很清淡,直至細細品讀,驀然,依舊平實的文字,此時卻散發(fā)著一絲絲靈氣,纏繞在字里行間,一幅幅歷史冊頁以點帶面地展現出20世紀前三十年風云際會,作者用有溫度、沾泥土、帶露珠的故事,講活黨的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與革命新征程的來之不易及其取得的輝煌成就。場景與硬朗的文字巧妙結合。恍然間,讀者成了文字的主角,每一個字節(jié)都在輕撫你的神經,而令我折服的倒不是其立論與觀點有多么的新鮮,多么的深刻,而是作者對原始史料的爬梳剔塊。

《火種》是一部文筆流暢,敘事風格獨樹一幟的著作?v觀全文,作者飽含深情的文字,使專著語言甚是精煉,仿若多一個字或是少一個字便使作品失去原本的韻味。如著作“寫在前面的話”第八段第一句話:中國共產黨不是憑空產生的,這是一個“尋路”的過程。寥寥數語,卻引出后文關鍵線索。其次,越是耳熟能詳的題材就越不好寫,而作者獨特的視角,以事件和人物為線索,“注重第一手資料,追求原始版本”“不但要讀檔案和原始資料,還要實地考察”,將過往與現實連結,融入歷史、文化、人文、人性。突顯作者善于敘事,娓娓道來的文風,以歷史的語境,殷殷的人性關懷,歷史感反思隱藏在文字背后,嶙嶙突兀,凜凜寒芝。使得作品雅致高遠,思想深邃。

歷史如同一列奔騰向前的火車,途中不斷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于此之時,我們不能不對作者以史為主,評述次之,令讀者在閱讀豐富的史實后自我感同,并表示由衷的敬意。尤其是對陳獨秀、張國燾、汪精衛(wèi)等人物和事件竭力采取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盡量還原其本來面目,并冷峻有力地指出危機,這種不刻意拔高、不輕易評論、不預設立場的客觀中性寫作精神彌足可貴。

“尋路”或許就是《火種》留給我的深刻印象,跨越時空,那些近代史上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的思想和心路歷程,那些紅色的故事,生命的贊歌,回蕩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蘇天真

分享到:

安徽財經網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