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地市 > 合肥 > 正文

書史足自悅

2022-04-22 10:45:13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手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成年人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之時,我始終保持每天翻閱紙質書習慣,原因是“書史足自悅……勿為名所驅”。

全民閱讀時代,數(shù)字閱讀普及,海量讀物出版,閱讀選擇的改變,確實影響了閱讀效果。于是,閱讀時間總被各種各樣的借口給打擾:心血來潮定下的打卡任務,卻因沒有配套的長期計劃付諸東流;專業(yè)性較強的書本身就存在閱讀難度,令人望而生畏;更何況,智能閱讀市場上,還有那么多伴讀類的知識服務產品。面對選擇困難,我便常常從老舊書中尋“愉悅”。

每當夜幕降臨,走進書房,書櫥里那些以往“親近”多次的“老舊書”立即由“正襟危坐”變得活潑起來,常常弄得我難以取舍。有的書被我“摟”著就上了床,斜靠在格子上其它老書就拼命朝我“擠眉弄眼”。有時,我并沒翻動她們,但被我放在桔黃色的臺燈下端詳撫摸一番,她們就有了靈氣,像一個個精彩的導游,讓我情不自禁地踏上一條條妙趣橫生的小徑,順著她們輕松地走進歷史事件、人物心理、時代風氣或天象的變化、天災及人禍等中,令我浮想聯(lián)翩,構成讓自己涉足的空隙,起伏間使我充滿了期待。這種感覺是不可能從網(wǎng)絡和智能手機屏幕跳來跳去地“瀏覽”所能獲得的。

譬如翻《詩經(jīng)》,《精衛(wèi)·填!分械墓骶妥兂闪嗣利惖镍B,她用嘴不停銜石子填海,那種征服自然矢志不移的動人情景就浮于眼前;覽《莊子》,那鯤鵬展翅遨飛,從九萬里的高空俯視人間,幻化成的許多哲理便閃現(xiàn)腦門;而“四大名著”更是妙不可言。“三國”是一部正史,寫了一個大時代,玩的都是心計,側重在治國、興國、安國、喪國,說的是官;“水滸”是野史,寫了一幫大英雄,玩的是義氣,側重在志氣、勇氣、義氣、霸氣,說的是盜;“紅樓”是家史,寫了一個大家庭,玩的是感情,側重在親情、愛情、人情、民情,說的是人;而“西游”是妖史,寫了一群大妖怪,玩的是神靈,側重在情趣、野趣、神趣、妖趣,說的是怪。即便對“四大名著”沒興趣之人,聽我如此一說,有沒有醍醐灌頂之感啊?而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又分別像唐、宋的“晚報全集”,天文地理、娛樂八卦、奇談怪論等無所不括,捧上這兩本書,頃刻間便“穿越”到唐宋時代。而讀西方先哲柏拉圖和他弟子亞理斯多德,這對師徒關于唯心論與唯物論的思辯論爭似乎就響徹在耳旁……

當然,數(shù)字、智能閱讀不知疲倦襲來時,我自然做不到“老學究”們搖頭晃腦死守“傳統(tǒng)”的矜持,智能“瀏覽式”閱讀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的閱讀方式,可讀書“本性”上,我仍有些“冥頑不化”,總喜歡棲于安靜的一隅翻經(jīng)典、讀名著。捧上那些“老舊書”,仿佛聽見了魯迅先生為拯救國民的心理的吶喊;聽見了少年時代的普希金在他故鄉(xiāng)吟誦美麗動聽的詩歌;聽見了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里發(fā)出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勸告……每次看“老舊書”,都強烈感受到,因為人們在其涉足的領域最終無法繞開“經(jīng)典”,她們才像“透視鏡”,能夠讓我從一種綜合的或獨特的或不同的視角認識歷史、透視時代、展望未來。

當然,對老舊書的閱讀,我仍面臨語言的貧乏,把握不住其神髓,表達不了獨特的見解,許多經(jīng)典中隱含的諸多思想、諸多哲理猶如練習過神行百變一般,讓我始終難以抓住。但每次親近它們,又讓我有種失敗的尋寶者再次鼓起掙扎的強大信心。雖然“老舊書”在“口水書”“電子書”等“圍攻”下境況并不太好,可我對它們始終心懷敬意。因為,對我而言,老舊書是堅硬的現(xiàn)代生活中的一絲柔軟,散發(fā)出的雖是一點微溫,可始終能讓我在風雪旅程中駐足小憩、打量行程,暖暖身子后重新振作精神繼續(xù)上路。

安徽池州 趙柒斤

上一篇:父親的書柜
下一篇:最后一頁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