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莖綠葉的馬齒莧貼地生長,這些委伏土地低賤的野草,如同故鄉(xiāng)大地上那些世族的繁衍,卑微卻生命旺盛。在秋冬匿跡的馬齒莧,它們將針眼般細小的籽粒委于身下的泥土,或隨風安身于另一片泥土,只需一場細雨和風,它們就再次生根發(fā)芽。春天里,它們開始呈現(xiàn)鮮嫩,卻隱含一份酸澀,仿佛提醒那些逐漸淡薄的記憶,不要忘卻那曾經(jīng)的酸辛。
即便酸澀,也是舊日鄉(xiāng)下人家春日的難舍。一只小篾藍、一把小鐵鏟,我也曾隨著村里的小伙伴們,在草長鶯飛的田野上尋覓它們匍匐于地、隱身草葉的身影。“嗬,這有好多馬兒汗啊。”“莧”在我們的方言中讀“汗”,馬兒汗就是馬齒莧,祖祖輩輩這么叫。當大叢的馬兒汗出現(xiàn)在眼前,總是引起歡喜的驚叫,仿佛面對一田的豐收。
春天的馬齒莧適合涼拌、清炒。涼拌的做法非常簡單,將洗凈的馬齒莧放入沸水焯至馬齒狀的葉片變成碧綠,撈出用清水過涼并沖洗粘液,瀝干水分后切碎,依口味喜好放入鹽、辣油、香油,拌勻即可食用。馬齒莧本身具有的那種酸酸滑滑的味道,讓口腔里充盈著鮮爽。鄉(xiāng)下人家通常都是將馬齒莧配以蒜瓣、大蔥等清炒,一勺菜籽油、一撮鹽,不做任何調(diào)味,保持著野菜本身源自自然的味道。如果家中有著富余的面粉,或是幾只老母雞多下了幾個蛋,母親會包頓馬兒汗餃子,或是煎個雞蛋馬兒汗薄餅,那份享受,是那個春日久久難忘的回味。偶爾家里有肉,桌上有盤馬兒汗炒肉絲,對于我,就是過年一般的快樂了。馬齒莧的酸很入味,它被肉吸收,讓肉絲顯得嫩滑,而其莖葉又汲取了肉香,鮮美異常。
窘困的年代,缺米少油,鄉(xiāng)下人的口水都是寡酸的,于是,馬齒莧的酸味自是難以得人歡喜。為了既能果腹糊口,又不致于酸澀刷嗓,鄉(xiāng)人不知何時發(fā)明了用草木灰揉搓的方法來祛除馬齒莧的酸味。最需去酸的,是春末夏初的馬齒莧。這時節(jié),馬齒莧豐厚茁壯,將要開花,酸味最重,隨后即莖變柴葉變老,不宜食用。此時,外婆會將地間田頭采回的一籃籃肥大的馬齒莧,用灶膛里的草木灰摻拌,一遍遍地揉搓,直至將莖葉的汁揉出,將草木灰濡濕,然后鋪陳在陽光下暴曬。曬干成褐色的馬齒莧盤纏在一起,抖去草木灰,外婆便將它收存起來,等待日后食用。
春日,我在城市里的許多酒店都嘗到過新鮮的馬齒莧,因為寓居在鋼筋水泥城堡中的人們越來越喜歡那一把野味,而馬齒莧的那份酸辛,也改善著小康生活里油膩的口味。但用干馬齒莧烹制的美味,我一直未在飯館里見到。與新鮮的馬齒莧相比,曬干后的馬齒莧吃起來軟韌富有嚼勁,那種獨有的干香味綿厚濃郁,余味盈口。干馬齒莧無論是燉魚、燒雞還是燜肉,都是佳配。尤其喜歡外婆的干馬兒汗燒肉,慢火煨燉,時間在微藍的火焰上曼舞,馬齒莧的干香漸漸沁入糯軟的五花肉,肥美的油汁也慢慢浸入馬齒莧的莖葉,時光和親情為我們保留山野的味道、春天的味道和故鄉(xiāng)的味道,重新在我們的舌尖上彌漫。
馬齒莧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耐旱,即便是在炎炎的夏日下,它也葉展花開,生長旺盛。馬齒莧在夏季不會被曬死,是因其葉莖飽含那酸澀汁水的緣故啊。如同我那故鄉(xiāng)中的人兒,飽經(jīng)塵世的榮辱與酸辛,依然煙火不熄,立于天地。
因馬齒莧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故又稱五行草。五行者,萬事萬物之取象,陰陽演變之道。將鄉(xiāng)里鄉(xiāng)氣的馬兒汗起名五行草,有點高大上,定非鄉(xiāng)人所為。多種稱呼中,還是方言的“馬兒汗”最為親切、溫馨,它讓我想起記憶里的童年、遠去的母親和外婆、淳樸的家常味道、充滿春天之味的酸澀鄉(xiāng)愁。
安徽巢湖 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