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春分,春分節(jié)氣,天地陰陽變化極大,一則晝夜平分,二則寒暑平分。春分過后,各地氣溫也會快速回升。春分,是春氣最盛的時候。春氣生發(fā),在體合肝,所以春分時也是人體肝氣最盛的時候。春分養(yǎng)生要格外注意哪些呢?本期健康周刊從春分起居、春分著裝、春分飲食、春分習俗等多角度集納了專家的養(yǎng)生建議,幫助大家盡快適應季節(jié)變化,做出相應調整,收獲健康平安。
春分起居
春意盎然之時,萬物本呈生機勃勃之象,但是入春之后人們反而容易困倦、頭暈、嗜睡,這種現(xiàn)象俗稱“春困”。解決春困的辦法就是起居有常,保證規(guī)律的作息。
一般來說,春季養(yǎng)生在睡眠上要適當保持“晚睡早起”的習慣。晚睡指晚上9點左右入睡,早起是指太陽升起的時候起床,有利于氣機的生發(fā)。早起以后,可以在庭院或者小區(qū)里面緩慢地、悠閑地散步,以舒緩身體。中午,為緩解春困,可適當午睡一會兒。需要注意的是,晚睡不是越晚越好,最晚要在晚上11點前入睡,否則第二天容易雙目赤紅,肝火上升?傊,優(yōu)質的睡眠是陰,適量的運動是陽,如此陰陽互補,則可陰陽調和。
春分著裝
春分之時,依舊春寒時作,氣候變化多端,平時仍需注意防寒保暖,防止風寒侵襲。尤其是春分期間天地陽氣尚不充沛,人體陽氣也尚未健旺,常人受涼傷風也易出現(xiàn)頭痛、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體虛之人更要注意添減衣被,“勿極寒,勿太熱”,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尤其是老人及小孩,抵抗力差,容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更應注意適時添減衣被,可以多曬太陽,以利祛散寒邪。
春分運動
俗語說:“百草回芽,舊病萌發(fā)”,春分有不少多發(fā)病,如高血壓、哮喘、過敏性鼻炎等。要預防這些疾病、增強免疫力,應多到戶外鍛煉身體,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溫和的運動為首選。
太過劇烈的體育鍛煉不但有可能損傷肌肉、韌帶、關節(jié)等,也有可能導致心肌缺血的發(fā)生,尤其是長期不進行鍛煉、突然進行劇烈運動的人。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注意,適當?shù)腻憻捒梢詮娚斫◇w,但鍛煉時間太久、強度過大反而有可能增加心臟負荷。
此外,春分后天氣日漸暖和,可以適當多曬太陽,以助陽氣生發(fā)。
晨起伸懶腰:之所以提倡晨起伸懶腰,是因為經(jīng)過一夜睡眠后,人體松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伸懶腰并配以深吸深呼,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jīng)絡關節(jié)、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jié)。
平時多梳頭:春分時節(jié)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都處于升發(fā)狀態(tài),毛孔舒展,代謝旺盛。梳頭可以刺激頭部諸多經(jīng)穴,讓體內陽氣升發(fā)舒暢,疏通經(jīng)絡氣血。
日常多搓鼻:俗語說“百草回芽,舊病萌發(fā)”,春分是過敏高發(fā)季節(jié)。日常搓搓鼻翼兩側(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的迎香穴,有利于防止哮喘、鼻炎等舊病復發(fā)。
外出放風箏:放風箏是一項很好的調和全身的運動,風箏升到高空后,不僅需要全身用力去掌控方向,眼睛也要一直仰視、遠望風箏,有調整眼部肌肉的作用,從而消除眼睛疲勞。
春分飲食
古人認為“春分者,陰陽相半,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時節(jié),飲食調理應以溫和為度,寒熱相配,葷素相搭。此外,春分與驚蟄同屬仲春,此時肝氣旺,腎氣微,故在飲食方面要少酸增辛,助腎補肝。同時,由于肝氣旺,易克脾土,因此飲食方面同時也要注意健運脾胃,健脾祛濕。春分的這段時間里,不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量都要逐漸減少, 以便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季舒暢、升發(fā)、條達的季節(jié)特點。與此同時,減少食鹽攝入量也很關鍵,因為咸味入腎,吃鹽過量易傷腎氣,不利于保養(yǎng)陽氣。
春季陽氣初生,飲食的調養(yǎng)除了注意升發(fā)陽氣,還要投臟腑所好,應適當吃些辛甘發(fā)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為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食物可選擇辛溫發(fā)散的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春分食譜
從春分這一天開始,白晝越來越長,夜越來越短。飲食調養(yǎng)上要注意保持陰陽平衡,現(xiàn)推薦幾款春分養(yǎng)生食譜。
1.山藥核桃羹
材料:核桃仁15克,山藥20克,冰糖少許。
做法:將核桃仁炒香,同山藥共研成細粉,將適量水加入鍋內,水燒開后,將核桃仁與山藥粉、冰糖加入,不斷攪拌,待成漿糊狀,即成。
功效:有健脾除濕、固腎止遺之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大便燥結者。
2.山藥芡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懷山藥15克,芡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黃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懷山藥,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后備用,芡實、黃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利濕、滋腎益精的功效,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3.清炒馬齒莧
材料:馬齒莧、花生油、鹽、姜、大蒜、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段,在鍋內焯后撈出,瀝干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涼血之功效。
蔡富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