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一家人漫步在小區(qū)里,孩子驚喜地說道:“爸媽快看,景觀樹上的彩燈一閃一閃的,真漂亮!”走進超市,售賣春聯(lián)、中國結(jié)、紅包的專柜也是人頭攢動,很熱鬧。不知不覺間,年關(guān)近了。“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禁想起兒時在老家過新年,貼春聯(lián)的場景。就是再窮再苦的人家也會貼上春聯(lián),沾點喜氣,圖個吉祥如意,讓來年有個好盼頭。
一到臘月,過年的氣氛就發(fā)酵起來。從初十開始,鄉(xiāng)親們夾著紅紙,來找父親寫上幾副對聯(lián)。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初中畢業(yè)后就去當兵了。在部隊,父親閑時也會讀讀報,練練字,寫得一手工整的正楷。那時鄉(xiāng)村讀書人少,毛筆字寫得好看的更是寥寥無幾,每年寒冬臘月找父親寫春聯(lián)的人自然不在少數(shù)。
那些日子里,父親早已擺好大方桌,通常還要向鄰家借一張拼在一起,上面放好“筆墨紙硯”,一切準備就緒。父親先是問對聯(lián)的尺寸,好為裁紙做準備,只見一把光亮鋒利的小刀在父親手里靈活自如地游走著,“咔嚓咔嚓”的聲響之后,紅紙便裁好了。大門對講究氣派,長且寬,需要把兩張紅紙拼接在一起,父親總是耐心地對接著,然后用漿糊粘牢固,基本上看不出貼縫的痕跡。有幾次,我覺得甚是好玩,便拿著小刀躍躍欲試。父親在一旁告誡道:“裁紙,可是個精細活,馬虎不得,手稍微偏了些,抖了樣,一張紅紙就白費了,太可惜!”
鋪上紅紙,起筆之前,父親會脫掉臃腫的大外套,只著貼身穿的毛線衣,輕裝上陣。鄉(xiāng)親們滿懷期待地在旁邊巴望著,父親屏氣凝神,思量著字體的布局、大小、運筆。他總是斟酌再三,在心中醞釀,怎樣筆走游蛇,一氣呵成。待父親氣定神閑后,便開始揮毫潑墨了。先是寫院子的大門,再到堂屋的大門、房門,廚房的偏門、柴房門、廁所門,最后是窗戶、灶臺、豬圈,一個都不落下,真的是“滿堂紅”“處處彩”。父親一刻也沒閑著,陶醉其中,樂此不疲,雖是臘月寒冬,額頭還沁出了點點汗珠。
記得那年間,有專門的對聯(lián)書。鄉(xiāng)親們在上面仔細而虔誠地翻找著,一般人家寫得比較多的,像“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做生意的,像“財源滾滾達三江,生意興隆通四海”;家有孩子讀書的,像“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都是些美好的愿景和祝福。左鄰右舍的鄉(xiāng)親們時不時地遞上香煙,父親也顧不上抽,一門心思都在春聯(lián)上,剛寫好的春聯(lián),墨跡還鮮著呢,父親便在事先準備好的長凳子上從左到右一字鋪開、晾干,等他們滿心歡喜地取走。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也都不收錢,客氣的人家會送上一籃子雞蛋,或是蒸好的米粑粑,都是自家做的,盛情之下,父親也就不再推辭了。記憶中,村頭上有戶孤寡人家,父親總不忘讓我送上兩副對聯(lián),并捎上一大碗剛炸好的肉圓子。
通常是別人家的寫完了,快到三十邊上,才寫家里的。這時父親反倒輕松了許多,用他自己的話說“看得過去就行”。他將裁剩下的邊角料充分利用起來,方正一點的,便寫個“福”或“春”字;長條形的,就寫個橫批;再窄小一點,父親也舍不得扔,用作包壓歲錢的紅紙,那時還沒有成品的紅紙包。年三十下午,堂哥負責刷漿糊,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結(jié)結(jié)實實刷個三四遍,我則負責清理頭年的陳跡,先將褪了色的對聯(lián)大塊地撕下來,附著在門板上的小碎片再用小鏟子鏟,用手扣,用濕抹布擦,真的是“除舊迎新”。
父親忙著張貼,母親在一旁指揮,“要貼正、貼平,不能有褶皺!”父親常指著紅彤彤的對聯(lián)問我怎么讀,“當然是從右到左啦,”我不無得意地答道,“老師課堂上都講過了。”父親面露喜色地說:“對,傳統(tǒng)文化可不能丟!”
安徽合肥 吳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