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宿州市碭山李莊鎮(zhèn)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斷深化精神文明建設,以陣地建設、榜樣引領、實踐服務、村民自治、文化活動為重點,引導群眾凝聚價值共識,合力構建一幅和諧宜居、群眾滿意的文明畫卷。
服務“暖心”,推進文明實踐“有力有行”。李莊鎮(zhèn)不斷強化基層文明陣地建設,依托文明實踐所(站),串起志愿服務站、青年之家、老年大學、農(nóng)家書屋、健身室、文化劇場等“碎片”功能點位,建設成集“講、評、幫、樂、行”等功能于一體的精神文明建設綜合性服務平臺。持續(xù)煥新“銀杏林講壇”“紅色說事場”“積分超市”移風易俗前沿陣地。依托原有的文化長廊、新風亭、健身廣場等,把文明實踐開展到田間地頭、公園廣場中,筑牢生活化、場景化、輕量化的文明實踐微陣地,真正做到服務群眾“零距離”。
典型“聚心”,引領文明風尚“有善有愛”。把先進典型評選作為培育鄉(xiāng)風文明的重要抓手,統(tǒng)籌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基層自治力量,積極開展“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等選評活動,挖掘、推選、樹立先進典型,使廣大群眾學有榜樣、比有標桿、趕有方向。吸納黨員先鋒、退役軍人、新鄉(xiāng)賢等多元力量,走出“小家”服務“大家”,發(fā)揮“身邊模范”示范帶動效應,引導村民爭做移風易俗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
治理“盡心”,助推文明鄉(xiāng)風“有理有序”。李莊鎮(zhèn)從“禁、控、疏、導”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一約四會”村民自治體系,把抵制大操大辦、封建迷信、聚眾賭博等不正之風納入村規(guī)民約,積極探索“積分制”,以“小積分”串聯(lián)“大文明”,將參與公益活動、人居環(huán)境整治、志愿服務、移風易俗與積分有機結合,村黨組織建立鄉(xiāng)風文明評議小組,把移風易俗“軟要求”量化成鄉(xiāng)風文明“硬指標”,目前已打造李園新村、海升新村、汪閣村三家積分超市,累計兌換7.5萬余分,惠及農(nóng)戶704人次。
宣教“育心”,深耕文明沃土“有質(zhì)有效”。組建鎮(zhèn)、村兩級移風易俗宣講隊伍,以“田間地頭講”“文化廣場宣”“農(nóng)家小院議”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把“大道理”做成“小分享”,引導群眾自覺樹立移風易俗文明新風意識。組織開展理響李莊”理論宣講、“暑期小課堂”教育服務、“我們的節(jié)日”等活動,融入“文明祭祀”、“倡導新婚俗”等內(nèi)容,提升宣傳的趣味性,讓群眾聽得懂、愿意聽、記得牢。推廣“紅馬甲”“議事會”等基層自治模式,以群眾的語言、大眾的視野、基層的實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專題宣講,讓文明實踐接地氣、粘泥土,切實將文明風尚送到“神經(jīng)末梢”。
文化“潤心”,共建精神家園“有聲有色”。李莊鎮(zhèn)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全年舉辦“送戲進萬村”“四季村晚”“我們的節(jié)日”“曲藝下午茶”“大地歌會”等各類文藝演出三十余場,文藝演出包括舞蹈、戲曲、小品、大鼓等多種形式,在活動中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內(nèi)涵,以沉浸式、互動式、分享式的鮮活做法,實現(xiàn)“臺上唱新風,臺下踐文明”的潤心效果。同時,規(guī)范化建設農(nóng)家書屋、開展露天電影活動、組織科技科普等,讓文明實踐在服務群眾中引領群眾。持續(xù)挖掘本鎮(zhèn)草根文化能人,組建廣場舞隊、自樂班等各類群眾活動團隊,強化催生群眾的文體活動創(chuàng)編能力,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載文明而馳,沐清風前行。下一步,李莊鎮(zhèn)將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重要抓手,大力推進鄉(xiāng)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以“五心”之力守護“文明實踐之花”。(席燦)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