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口味獨特的美食。
春季有長江岸邊生長的蘆蒿(又名香蒿),它富含各種維生素,一般將蘆蒿和咸肉放在一起小炒,味道特別清脆爽口,是農(nóng)家人最喜愛的下酒菜。
很早的時候,夏季尚有長江鰣魚可以讓人們一飽口福。鰣魚價格很昂貴,所以賣鰣魚的人也是將一條鰣魚分為四塊賣,普通人家在鰣魚上市時,會買其中的一塊嘗嘗鮮。鰣魚吃法以清蒸為主,除了加點鹽外,一般是不加其他作料的,鰣魚肥嫩鮮美,爽口不膩,營養(yǎng)價值極高。食時,少不了要炒一碟新鮮的莧菜配著,莧菜蘸鰣魚湯吃,味道真叫絕;若再蘸以香醋和姜末,更是別有風(fēng)味。
鰣魚最為嬌嫩,據(jù)說捕魚的人一旦觸及魚的鱗片,它就立即不動了。所以,蘇東坡稱它為“惜鱗魚”。鰣魚不能離開水面,出水即亡,活鰣魚很不容易吃到。非常遺憾的是,現(xiàn)在長江鰣魚基本絕跡了,世人已難得一見。
秋季到,蟹黃熟,吃螃蟹是理所當(dāng)然的樂事。無為河網(wǎng)密布,水系發(fā)達,很多內(nèi)河屬于長江的支流,優(yōu)質(zhì)的水資源給養(yǎng)殖螃蟹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無為的螃蟹養(yǎng)殖歷史也比較悠久,宋代詩人王之道就是無為人,他的詩詞中多處寫到無為螃蟹,如《水調(diào)歌頭·趙帥圣用生日》中“牙床錦帳,三歲江北嘆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廚百斛,與客醉瑤舟。”從“蟹螯如臂”的比喻中,就能看出當(dāng)時無為螃蟹養(yǎng)殖已很盛行。有了好的螃蟹,那么就可以做出美味的螃蟹了。無為比較出名的是清蒸螃蟹,掀開蒸好后的螃蟹外殼,里面露出金黃金黃的蟹黃,肉質(zhì)鮮嫩無比,其味絲毫不遜色于陽澄湖大閘蟹。
當(dāng)然,秋季吃麻鴨或白鴨也是無為人的首選,因為秋天是鴨子成熟期,也是肉質(zhì)最好的時候,做成紅燒鴨或燉老鴨湯,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味道鮮美可口。
冬季,是大白菜的天下,甚至有人說,白菜是“百菜之王”。蘇東坡詩云:“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盛贊白菜的美味,可以和熊掌、羊羔相媲美。民諺說:“冬天的白菜賽羊肉”,若再加上幾塊農(nóng)家豆腐燉白菜,屋里紅泥小廚,不妨吟誦“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品味一番“珍珠翡翠白玉湯,一清二白保平安”的意境。
而無為白菜不僅品種好,形態(tài)上也好看:上邊綠,下邊白,白潔豐滿,光滑細(xì)膩。既秀氣又接地氣,能與任何食材搭配,能包含任何味道的蔬菜,在無為人的廚藝之下,把寒氣逼人的冬天鬧騰得熱氣騰騰,百味迭出。
無為人過年過節(jié)特別講究儀式感,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裹粽子、吃粽子,粽葉大多采摘蘆葦上的新鮮葉片,經(jīng)浸泡、蒸煮、洗刷和剪齊后,用來包裹粒大飽滿的糯米。心靈手巧的女人們花半晌的功夫便裹出各式各樣好看的粽子來,令人賞心悅目。如果粽子里面再加些紅豆、綠豆或臘肉做餡,放在盛滿水的大鐵鍋里用干柴烈火煮上一兩個小時,出鍋后不用說吃,就是聞一聞這濃郁的粽香便垂涎欲滴了。
冬至?xí)r節(jié)無為特色的一道菜叫“封魚”,其做法是,選上若干條鳊魚,不去魚麟,從其肚子邊上用刀劃開一小口子,取出內(nèi)臟后,將事先做好的豬肉餡(含生姜等作料)塞滿魚肚子,然后用線封口,放缸里腌制一星期后起鹵,再在封口處貼上一塊紅紙,然后在太陽下曬上一段時間,收水變干。過年時,餐桌上都要蒸上一條“封魚”,其獨特的香味往往令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贊不絕口。
為迎接元宵節(jié),臘月里家家戶戶便開始用糯米磨成元宵面,或者提前將糯米浸泡松軟,摻水磨制水元宵,然后用紗布將其濾干,待不軟不硬時,搓捏成一個個雪白如玉的元宵,以備待客之用。白凈圓潤的元宵如同正月十五的圓月,寄托了一家人能夠和和美美的意愿。
袁牧
熱線電話:0551-62620110
舉報電話:0551-64376913
舉報郵箱:35986122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