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母 王恒/漫畫
少先隊上海市第八次代表大會1日在滬舉行。大會收到來自全市少先隊員代表的1641份提案,其中薔薇小學(xué)四年級學(xué)生章楚依提交的《健康“曬”娃,不“黑”娃、不作秀、不攀比》提案,獲得互聯(lián)網(wǎng)上眾多家長和青少年的認同。(6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
正如孩子們的心聲,父母曬娃,會形成不必要的攀比,無論是成績優(yōu)秀還是落后的孩子,都感到緊張;不希望過多暴露自己的肖像,覺得“人臉信息”也是一種隱私,希望得到保護?梢姡诟改秆劾,孩子看似小不懂事,但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情感。從這一角度來看,父母曬娃也就更不能隨隨便便。
與其頻頻曬娃,遠不如多陪陪孩子。孩子們的提案就建議,家長在“曬”娃前,應(yīng)當(dāng)同孩子先商量,征得孩子同意,孩子們希望家長放下手機,多陪伴自己。的確,尊重孩子就應(yīng)該從細節(jié)處入手,曬娃的主角就是孩子,就不能背離其意愿隨便曬;同時,更尤須注意的是曬娃不能疏于陪娃。
況且,從安全角度來看,瘋狂“曬娃”的背后,也往往會“害娃”。比如,父母的不注意,曬照片時已將孩子的具體信息、行蹤和隱私完全暴露,可能招來不法分子,將孩子置于險境;還如,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dān),容易滋生他們的驕傲心理,反而對他們以后學(xué)習(xí)和生活不利;再如,會給受眾帶來壓力和困擾,讓孩子在他人眼里很另類。
而從陪伴角度來看,親子陪伴應(yīng)避免“不走心”。就有媒體指出,看上去,父母是在陪孩子閱讀、做作業(yè),實際上,他們卻在刷手機打發(fā)時間。手機“奪走”了父母,讓親子陪伴變得“不走心”,而這也是孩子們的真切感受。
總而言之,少曬娃多陪伴當(dāng)是為人父母者共識。尤其作為父母,一則應(yīng)認識到,朋友圈“曬娃”不僅涉及隱私,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且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就理當(dāng)謹慎為之;二則親子陪伴是別人所無法替代的,孩子的童年短暫且寶貴,于父母而言,就理應(yīng)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讓有效陪伴呵護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