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假期”過后,生活逐步步入正軌,孩子們陸續(xù)“復學”,雖然“假期”里,家長們不忘督促孩子學習,但仍有不少孩子存在學習習慣不佳、作息時間紊亂、不知如何快速適應復學后的學習生活等問題。對此,專家建議,想要孩子收心,家長也要注重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盡量做到。
最近,家住合肥市五里墩街道的張女士很發(fā)愁,原來,春節(jié)前剛放寒假,孩子便跟著爺爺奶奶回了老家,“接到復學通知后,爺爺奶奶才帶著他從老家回來!睆埮堪l(fā)現,漫長的“假期”后,孩子的學習習慣出了很大的問題,“每天放學,總是要玩一會兒,才慢慢悠悠地開始寫作業(yè),寫作業(yè)的時候也不專心,一會兒摸摸橡皮,一會兒翻翻課外書,眼瞅著就要上二年級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養(yǎng)成,真讓人發(fā)愁!”
“女兒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tài)度倒是沒什么問題,可是作息時間有點亂!奔易『戏适型鐓^(qū)的朱先生說,“假期”期間,考慮到孩子平日上學睡眠時間比較短,便沒有對她的作息時間進行“管理”,“可最近一復學,便發(fā)現她每天早上‘起床困難’,她自己也說,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是犯困,沒有精神,學習效率也變低了。”
漫長“假期”后,作息時間紊亂
專家支招:
家長不妨從3個方面著手
對此,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金妹表示,上述孩子們的表現是“假期綜合征”的典型“癥狀”,“這和大人長假后出現‘節(jié)后綜合征’,不愿上班一樣,只要家長能夠做好引導,孩子會很好地適應復學后的學習生活!
如何幫孩子“收心”,迅速適應復學后的學習生活呢?周金妹建議,家長不妨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1.調整作息
“假期”期間,不少孩子黑白顛倒,生活沒有規(guī)律,晚上玩到很晚才睡,早上起得也比較晚,上學期間養(yǎng)成的生物鐘在“假期”里完全被打亂了!凹倨凇狈笐泻苷,但如果一直放任自由,復學后,孩子上課可能會犯困、走神、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幼兒園、或是中小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
所以,父母要督促孩子早睡早起,盡快調整到上學時的作息時間。飲食上也要注意調整,清淡少油膩,這樣做無論是對孩子的身體,還是孩子快速適應復學后的學習生活,都是一件好事。
2.培養(yǎng)孩子
專注度
孩子的專注度受到生理、心理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生理因素主要是與年齡相關,比如小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只有15到20分鐘,中學生為25到35分鐘。環(huán)境因素則指家庭學習環(huán)境是否嘈雜,家長是否會干擾孩子的學習等。
周金妹認為,改善孩子專注力要從家長做起:不要在孩子讀書學習時親孩子、摸他的頭,給他端茶送水、送水果和點心等,不打擾才能讓孩子保持專注。同時,小學生的睡眠時間要保證在9個小時以上,中學生保持8小時以上,這樣才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tài)。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度,還要確保對孩子愛的表達。父母要留出時間陪伴孩子,而且夫妻關系和諧是孩子保持良好心智的關鍵。把成績擺在第一位的家庭,常常會吵得雞犬不寧。而將夫妻關系視為第一關系的家庭,孩子才會心智健全。
3.父母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收心,快速適應復學后的學習生活,家長不能只是嘴上說說,自己每天仍玩手機、看電視、熬夜,這樣的家庭氛圍,容易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想要孩子收心,家長也要注重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盡量做到,比如讓孩子早睡早起,父母最好也陪著孩子一起,這樣才更具有說服力。同時,建議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也盡量不要玩手機、看電視,不妨看看書,起到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
周金妹提醒,面對“心玩野了”的孩子,家長也不用操之過急,給孩子過度的心理負擔,應多鼓勵、理解孩子,給孩子時間去適應從“假期”到學習生活的變化
□ 周先榮 白靜 記者 馬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