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一村,古稱桃林村,在長沙望城區(qū)的白箬鎮(zhèn)。為紀念李淑一,改淑一村。淑一,這個名字真好。我查了一下《辭!罚,美好之意!尔}鐵論·非鞅》:“淑好之人,戚施之所妒也。”淑一,善良的人!对·曹風》“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我想,李淑一的父親李肖聃,在給李淑一起名字的時候,應(yīng)該是想到上面的典故的。
我在小雨中來到淑一村。本來是停留片刻即可以走的。在李淑一珍藏館,才粗略一看,便被深深吸引,我愿意把那些資料都記到心里才好。于是腳步不能移動,幾個小時,才將一部分看完。當即一個念頭在我心中回旋:我要留下來。在長沙的幾日都是小雨。不過江南的雨是明亮的。遠山近水透過這細細的、柔軟的雨絲,顯得更加翠碧可人。我踟躅于淑一村的村頭,各種氣味混雜在積雨稍駐的空氣中。我感受著植物的氣息。嗅到青草的氣味,村莊飲煙的氣味,心中更是積郁著一股歷史人文的氣味。
那些名字是讓我難忘的:柳午亭、李肖聃、楊昌濟、柳直荀(名字起的真好)……他們不僅僅是先驅(qū)、革命者,而且都是真正的學問家。柳、李、楊三人曾一道留學日本。他們的子女也一樣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楊開慧、李淑一雖然是女子,也是同樣受了教育。在李淑一資料館,雖然沒能看到李淑一給毛澤東信的原件,但是看到李淑一填的詞、寫的詩和她獻給好友楊開慧烈士的祭文,都體現(xiàn)了極好的文化修養(yǎng)。我之所以在淑一資料館久久駐足,是被毛澤東給李淑一的四封信深深感動。每一封信,都極簡短(只有1957年9月的那封信稍長),可表達率直真誠,精煉準確,極有分寸?春笞屓烁惺艿絺ト说钠椒玻椒仓械膫ゴ。
第一封信是這么寫的:
淑一同志:
來信收到,直荀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嘗,極為佩慰。學習馬列主義,可于工作之暇為之,不必遠道來京,即可達到目的。肖聃、午亭兩位先生前乞為致候。順頌健康!
毛澤東
1950年4月18日
這里面的層次、原則、分寸感,自不用說。僅就漢語之美,就無以言說,是要自己慢慢學習感受和體會的。
倒是第四封信,很有意思。
淑一同志:
信收到,詩亦讀了,甚為感謝,觀禮及上天安門可能不行,待問一下情況看看,如無回信,即是不行了。王季范先生一家的事,也同一例。一星期后,如有時間,擬請你來此一敘。如無時間,則作罷論,爾后還有見面的機會。
祝健!
毛澤東
1959年9月27日
1959年,是建國10周年,肯定是要大慶的。每個人都想親身參與這一盛典。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看能不能有登上天安門的機會。毛澤東在一封不足百字的回信中,真誠、正式、隨和、深情。我反復讀了數(shù)遍,內(nèi)心深深敬佩。短短幾十個字,甚少有六個層次:“信收到,詩亦讀了,甚為感謝。”此為第一層次,是真誠。“觀禮及上天安門可能不行,”僅此一句,非常正式,實際上是一口回絕了。這是第二層次。因為這樣的大慶,各方人士都要考慮,而空間又十分有限。不過話鋒一轉(zhuǎn),留了點余地:“待問一下情況看看,如無回信,即是不行了。” 此為第三層次,緩和一下氣氛,也為了解了具體情況后的決策留了余地。第四層次:“王季范先生一家的事,也同一例。”亦是非常正式的告知。我們知道,王季范是毛澤東的親姨表兄,毛澤東對他很有感情。(“也同一例”,從漢語美學來看,極美。要是說“也是一樣的”,就索然無味了。)第五層次話鋒一轉(zhuǎn):“一星期后,如有時間,擬請你來此一敘,”這是深情。收信人當能體察。此言未盡,話鋒又是一轉(zhuǎn):“如無時間,則作罷論,爾后還有見面的機會。”這是第六層次,偉人如毛澤東,也給自己留有余地,這就是分寸。
以上只是試著分析,也是想向偉人學習。不僅要學習他們的人格,也要學習他們的學識。從后來李淑一的回憶中,我們知道,他們還是上了天安門。由此我們也能見得,毛澤東的偉大人格和平凡精神。
漫步在淑一村,精神上仿佛受了一次洗禮。村頭駐腳,天空突然放晴,遠眺四圍連綿的青山,雨后的天空白云悠閑而疏朗,使天空下的青山更加深翠,村落點綴在山谷,真正是一派新農(nóng)村的氣象。我尋找淑一故居,走過一條小路,見路邊一叢晚飯花開得正好。晚飯花就是野茉莉,本是隨處可見的。我因心情輕松,連這一叢晚飯花看起來都格外親切。
文/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