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旅 > 正文

妙有靈山

2021-02-05 11:29:34 來源:市場星報   編輯:楊蕊   
凡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掌中安徽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quán)均屬于市場星報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者個人,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帖或以其他方式復(fù)制發(fā)表;已經(jīng)授權(quán)的媒體、網(wǎng)站,在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市場星報、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或者掌中安徽”,違者本單位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臘月,正式開始迎接春節(jié)了。按以往的慣例,我到九華山進行工作走訪慰問。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境內(nèi),自古有“東南第一山”的稱號,尤以秀聳聞名,在人文旅游江湖上獨樹一幟。

深冬的九華山,積雪尚未消融。滿山的樹木褪去紛披的綠葉披掛,裸露出虬勁的枝桿,顯得清爽而有節(jié)氣。松柏竹等長青植物,在凜冽的寒風中搖動,多了幾分沉郁之氣,顯得厚重。

百歲宮是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從山下的九華街往上看,它高矗壁立在海拔871米的插霄峰的東崖上,外墻通體刷白,不似寺廟,倒似西方的城堡。坐覽車直接到山嶺上,看到的正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式樣建筑。從山門正面看大殿,它只有一層,而它的廂房倒是兩層。大殿上豎匾“敕建萬年寺,欽賜百歲宮”,是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黎元洪題的。百歲宮方丈慧慶大和尚給我們介紹,百歲宮自明朝開建,它融山門、大殿、肉身殿、庫院、齋堂、僧舍、客房和關(guān)房靜室及其他生活設(shè)施于一體,沒有其他單體建筑配置。百歲宮整個建筑面積有2987平方米,大大小小約有百多間。由大殿側(cè)門進入大殿,內(nèi)供奉明萬歷年間無瑕禪師真身。無瑕禪師享年110歲,曾用舌血和金粉,費時20年,抄寫了81卷《華嚴經(jīng)》,至今完好保存在化城寺。殿前是一天井,下建蓄水池。肉身殿側(cè)后是佛堂和僧舍。我們沿著窄窄梯子一層層往下深入進去。百歲宮整個建筑高約五六十米,相當于現(xiàn)代數(shù)十層的住宅樓了。全部房屋貼著懸崖而建,很多房間內(nèi)有巨石裸露,仿佛是另外鑲嵌上去的,其實卻是房間壘建在巨石之上,石頭是房屋的基礎(chǔ)支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迷宮,樓層區(qū)隔不甚明顯,層次豐富,異常復(fù)雜。最里邊、最下面的是二十幾平方米的石關(guān)。石關(guān)就是完全由石頭做的一間封閉的房子,或原本就是一個石洞,F(xiàn)在里邊堆放著一些雜物,過去這里專門供大和尚閉關(guān)修行。閉關(guān)時把樓梯抽掉,這里便與外界徹底隔絕了。舉目看去,都是冰冷堅硬,連禪床也是鑿石而成的。整個石關(guān),只有一扇一尺見方的小窗子透著天光。人站在那里,往外看,除了方方正正的一角天幕,什么也看不到。再想想頭頂上幾十米高的懸崖石壁,不禁悚然。但開創(chuàng)百歲宮的祖師無瑕禪師的修行石洞卻不在這里,它是西向的石崖上,其修行坐化的石洞大門,正對山下九華街上的月身殿。那里是金地藏金喬覺的法身所在。

百歲宮地勢極險峻,實際坐落在插霄峰最東頭的摩天嶺。摩天二字名符其實。這里位置高騎,適合瞭望。四周空闊,視線無遮無擋,似處在天空之中。所以百歲宮初名叫摘星庵。插霄峰嶺嵴線穩(wěn)定悠長,頂部還有稍平坦地方,距百歲宮不遠處,就有后來建的五百羅漢堂,粉墻碧瓦,雕梁畫棟,是兩層仿古宮殿式建筑,堂前甚至還建了一小塊廣場。顯然是個觀察九華山形勝的好地方,雖然目力所極,萬不及一。插霄峰東側(cè)下方是閔園盆地,該盆地之東還是一系列高峰屏立,各具異態(tài)。其西側(cè)下是一個差異風化侵蝕型盆地。四面青山環(huán)護,堆翠疊綠,盆地中央則是九華街。它古剎林立。自明清以來便是香客游人集散地,寺廟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座。另還有眾多的商業(yè)店鋪,僧俗共處,香煙繚繞。一派蓮花佛國景象。

當下心中不由更佩服起李太白來。唐朝那時沒有汽車、纜車,沒有望遠鏡、無人機,但他通靈天地,神交鬼神,信手拈來吟出“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這樣的詩句,既極高妙的抓取了九華山的精魄,也極精準的描寫出九華山的自然特征。人間有天才,實在是我們這些凡人的幸運。

細細思襯,這九華山的卓而不凡。

一是因為九華山的自身,屬于天然麗質(zhì)。2019年4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公告,批準九華山為世界地質(zhì)公園。在評審時,因評審專家里有熟人,我專門去九華山拜會。他們介紹,從地質(zhì)學上看,九華山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與黃山、天目山并行。按常規(guī),因為九華山距離黃山太近(不足200公里),不能評世界地質(zhì)公園。但看了九華山的中外專家說,九華山看似距離黃山近,但它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它崛立于皖南中心部位,屬強烈斷隆帶,多奇峰怪石,雖然主體也是由花崗巖組成,在很多方面還是與黃山有很大差別。觀察九華山,最佳位置應(yīng)在銅陵到貴池的長江之上。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所以從江上遙望,更能盡瞻九華之秀。它蔚然環(huán)列于天際,高出云表,險峰錯落、怪石嵯峨,山地逶迤、幽谷深邃,宛若盛開在大地上的一朵蓮花。深入進去,更是每座山頭都印染了人的氣息,足以讓訪客體會到什么是天作成,什么是斑斕貌。

二是名人造就。江南一岳占青陽,多少神仙此中藏。九華山一直是文人的寵愛,特別在過去交通條件不好時,因有長江便利,它比黃山更貼近文人騷客。塑造九華山形象功勞最大的,當屬大詩人李白。江上名山傳九子,九華名自青蓮始。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李白漫游皖南,夏在銅陵命名了五松山,冬至青陽命名了九華山。有《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lián)句》:青陽縣南九子山,山高數(shù)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按圖征名,無所依據(jù)。太史公南游,略而不書。事絕古老之口,復(fù)闕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fù)而賦詠罕聞。予乃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并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詩句,精萃提取了九華山的神韻。自李白開創(chuàng)了描繪九華的康莊大道,后世之文人墨客不絕于途。王安石: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巍然如九皇,毅然如九官,頹然如九老,姹然如九女。南宋詩人王十朋:九華之勝,不在山中,從江上望之,秀逸清遠。楊萬里:山外云濃白,峰頭日淺紅,橫拖一匹絹,直掃九芙蓉。橫看不與側(cè)看同,九朵芙蓉并插空。劉禹錫:九峰競秀,神采奇異。昔余仰太華,愛女幾、荊山,以為此外無秀。及今見九華,始悔前言之易也。大呼:九華山,九華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范成大曾為徽州官,品評江南勝景名山,以為“最號奇秀者,莫如池之九華,歙之黃山”。一般游客到此,莫不謂此山秀聳過于廬岳。

然而,更深入地思想下去,更覺得與其說諸多名人成就了九華山,莫不如說九華山成就了諸多名人。九華山最迷惑人的地方,是它能夠成就佛,成就圣,成就人。

中國有句老話,一方水土一方人,青山綠水出高人。古往今來,九華山成就的高人數(shù)不勝數(shù)。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唯一人間證道的就是九華山。高麗國王子金喬覺渡海東來,行蹤在各地多有,但最終在九華山成佛!端胃呱畟鳌范旱夭仄兴_降誕為新羅國王族,姓金,生而相胸奇特,頂骨聳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敵十人。為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據(jù)說李白漫游九華山時,曾有“賴假普慈力,能救無邊苦“詩句贈與。金喬覺本人亦能作詩,全唐詩收有他的詩作?臻T寂寞汝思家,禮別云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招月,缽洗池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他于公元794年圓寂,終年九十九歲。他跏趺石函,3年后體貌如生。所以金喬覺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九華山被視為地藏菩薩應(yīng)化說法的道場。如果說金喬覺已成圣成佛,與我們隔差大,那還有一個大興和尚,即說“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的那位。我小時候生活在銅陵,距離九華山并不遠。他在青陽、銅陵一帶四處行走,化緣行醫(yī)。我們都見過他。上世紀80年代他圓寂后肉身不腐,成為菩薩。九華山至今已有肉身菩薩19尊,這在雨水陽光充沛的江南地理環(huán)境中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也成為地藏菩薩可以給人延年益壽,安居樂業(yè)等眾多利益最直觀的注釋。換成現(xiàn)代話語,正是人地相適、相互成就的典范。

若不論佛道,人間人物當是王陽明。王陽明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圣人之一,與孔子、孟子、朱熹并稱。而九華山是他思想轉(zhuǎn)變定型的重要節(jié)點。附會在王陽明身上的事跡不少,包括他的青少年時代。但可以確證的是他在會試及第后,任刑部主事期間,到直隸、淮安斷案審獄公務(wù)之余,第一次上了九華山。他時年正好30歲。他遍游九華山,并參訪當?shù)卦S多奇人異士。最著名的傳說,是他參訪蔡蓬頭和另一個在地藏洞中修行的異人,因為在地藏洞,這異人的身份以和尚可能性最大。這故事今天看,很難確證,因為類似故事很多地方都有。這兩人形象很典型,分別代表著一道一僧。我說九華山對王陽明思想轉(zhuǎn)變定型有重大影響,主要是考察他下山后的行為。他下山后做了兩個重要決定。一是脫離京都李夢陽等一批才子,“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二是決定辭官,“果有志于心性之學,以顏閔為期,非第一等德業(yè)乎”,回到家鄉(xiāng)陽明洞潛修悟道。據(jù)其弟子王畿后來記載:”為晦翁格物窮理之學,幾至于殞。時苦其煩且難,自嘆以為若于圣學無緣。乃始究于老佛之學,筑洞天精舍,日夕勤修,煉習伏藏,洞悉機要,其于彼家所謂見性抱一之旨,非惟通其義,蓋已得其髓矣“。這兩個重大決定,當然不會是心血來潮無緣無故,一定有某種契機引發(fā)?梢赃@么說,沒有九華山,就沒有王陽明后業(yè)的陽明洞修煉和龍場悟道。另一個相關(guān)的重大決定,是他在陽明洞修煉后,以孝的名義下山復(fù)出。這也與《地藏經(jīng)》的孝道思想暗合。當然,老、佛對他而言,只是行路的車馬,渡河的舟楫。九華山對王陽明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另一旁證是十八年后,王陽明再上九華山。這一次他走遍了九華山的各個角落。 其《九華山賦》,“蓬壺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華之矯矯兮, 吾將于此巢兮,匪塵心之足攬兮,念鞠育之劬勞兮,茍初心之可紹兮,永矢弗撓兮”。心路歷程表達的十分清晰。

九華山培育涵養(yǎng)了金喬覺、王陽明這些大人物,它更培育涵養(yǎng)了九華山本地人物。說“九華山的菩薩,照遠不照近”,其實是說九華山人律已甚嚴,而待人甚厚吧。沒有他們的淳樸與好客,那些奇人奇事奇文也許都沒有。九華山氣清白,似云非云,似煙非煙,似霧非霧!熬湃A諸峰啟其秀而發(fā)其光”,民尚淳樸,好詩禮,民勤職業(yè),若士,則多敦氣節(jié),工詞章,文采風流。金喬覺之所以能在九華山成佛,我們不能忘記九華山民諸葛節(jié)。至德年間(956-957)初,諸葛節(jié)見高僧居于石洞,煮白土以為糧,于是倡議高僧筑室,并捐款買下“谷中之地”,后被唐德宗賜名化城寺。至于傳說中追隨、 奉侍地藏菩薩左右的閔公和道明,更是本地人成佛的代表和形象說明。說到李白,李白在九華山是比較開心的。比較一下他晚年寫的詩,都有一種郁郁之氣,但其九華篇章卻有清新味道。主要還是因為有友人在此,經(jīng)常有酒喝,有詩應(yīng)酬。王陽明來九華,主動給以其接待的本地僧俗兩端人物也是眾多。山林泉石,比較適合修行,但最終決定因素還是人之間的互動與啟迪。佛國勝地,終極講的還是人間煙火親情。到九華街一覽,什么都會變得清朗明了。

歲月輪回,又一個春天將到。去看風生九華,喚醒生靈萬千。

旅游小貼士:現(xiàn)在去九華山,可自青陽縣城往,過五溪山色,經(jīng)二圣殿,頭天門、甘露寺,二天門,三天門,至九華街。這本身就似一個修行的道路。九華街以化城寺為中心,往東崖,有祇園寺、太白書堂,最著名為百歲宮。往西嶺,有念佛堂、肉身殿,太白洗硯池。往南,是鳳凰松、非人間、天臺。

(萬以學 省政協(xié)民宗委)

分享到:

安徽財經(jīng)網(wǎng)手機版

市場星報公眾微信

市場星報微博

掌中安徽APP下載